网站地图 - 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活 > 心理 正文

发现优势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

作者:augman 时间:2021-11-04

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青春之心灵,青春之少年”,省城多家医院举办主题义诊,心理专家呼吁,目前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,亟需引起社会各界关注。
  A 典型案例
  学习压力大引发孩子心理问题
  案例一:高一女生沉迷手机逃避学习压力
  16岁的小敏今年刚上高一。开学没多久,总显得很烦躁,还经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,顶撞家长,在家里摔摔打打。最近一段时间,小敏整日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,甚至经常熬夜,以至于早晨都不能按时起床,不得不经常请假。父母询问,她也总是不说话。无奈的父母只好求助于心理门诊,但看到父母在场,小敏依旧沉默不语。直到父母离开诊室,小敏才告诉医生,自己心情总是很糟糕,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。在学校时心情相对还平静,一回家就会莫名感到愤怒。在小敏看来,父母只关心她的学习,谈论的话题也全是学习,至于她想什么、说什么、做什么,父母从不关心。
  “爸爸工作比较忙,平时和我交流很少,只是在成绩下降时会批评我不上进、没用、以后没前途。比较起来,妈妈管得会严一些,对我的期望也很高,这让我不堪重负,总想挣脱。”小敏告诉医生,父母经常争吵,让她不胜其烦,因此,就通过看手机来缓解这些压力。“只有在看手机的时候,才能暂时忘记烦恼,和网友聊天才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,但看手机也并不能让我真正开心和放松。”
  案例二:初二小伙通过自残转移内心痛苦
  飞飞是个14岁的小伙子,今年上初二。最近两个月,家长发现他总是郁郁寡欢,不愿和家人交流,每天一回家就直接进卧室,紧闭房门,还经常说自己头晕、头疼,学习成绩明显下降。1周前,家长无意间发现,飞飞的手腕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,不由得担心起来。
  在心理门诊,飞飞告诉医生,上初二后,课程难度加大,自己虽然很努力,成绩却很难保持原有的领先状态,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,他逐渐对自己失望,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的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对不起家长和老师。他经常想哭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开心的感觉。他说很想放弃学习,但不甘心,时常有悲观厌世的念头,自残行为可以暂时转移内心的痛苦。
  案例三:13岁女生紧张焦虑睡不着
  13岁的苗苗今年9月刚上初一,最近出现了一些找不到原因的症状。她多次在上课、运动、自习的时候出现气紧、呼吸急促、心慌、头晕、身体发抖,去医院检查却找不到器质性的病因。这些情况在学校发生过好几次,近一周在家休息期间却没有发作。苗苗说上了初中后感觉学习生活的节奏很紧张,在学校里总感觉放松不了,大脑和身体一直都绷得紧紧的,学习时很想专心一点,却总是容易走神、胡思乱想,感觉头脑很累。自己遇事总是往坏处想,担心自己身体得病,担心成绩退步,担心家长上班路上遇到意外……晚上入睡困难,虽然已经很累,脑子却停不下来,还在想各种事。最近她不敢单独出门,害怕外出时再发作怎么办?在家也总是要求家人陪伴自己。
  B 现状分析
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亟需引起社会各界关注
  10月9日,在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举行的“青春之心灵,青春之少年”主题义诊活动现场,该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曹晓华介绍,自2019年10月该门诊成立以来,两名心理专家每周出诊11次,每月接诊量近800人次,就诊的青少年中一半以上集中在12岁到16岁。“主要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多是从小学升上初中,学习科目增多,有的还可能进入寄宿制学校,生活、学习环境发生较大变化,孩子难以适应。”曹晓华分析认为。据她介绍,前来就诊的孩子会有焦躁焦虑、抑郁和睡眠不好等情况,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情绪低落、高兴不起来,动力感下降,主动性下降,记忆力下降、失眠,主动言语少等。而且,好多孩子还会表现出心慌、哮喘、手抖、头晕等身体上的不适。面对孩子最初的异常、不适,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应对不了压力,没有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和恰当的沟通疏导,久而久之,普通的情绪问题转化成心理疾病。
  采访中,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(2019-2020)》显示,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26.4%,其中重度抑郁占比为7.4%。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,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。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,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.9%至3.3%,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,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.6%至8.6%。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,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.9%至12.5%。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)》中倡导小学生、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、9和8个小时。而中科院心理所分学段的分析发现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长为8.7个小时,初中生为7.6个小时,高中生为7.2个小时。95.5%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,90.8%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,84.1%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。
  不仅如此,学习困难、校园霸凌、情绪障碍、品行障碍、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,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。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《中国青年发展报告》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,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。而近期《柳叶刀-精神病学》杂志发表的《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》结果更是触目惊心:一项研究在过去一年统计了1007名抑郁症患者,其中仅12(1.1%)名得到了充分治疗。这也反映出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需要提升,学校、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  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背后有其自身因素,如缺乏心理健康意识、不会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,积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。不良的家庭环境、紧张的亲子关系也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、学业成绩下降、行为不良、违法犯罪、酗酒、吸烟、吸毒等行为发生的因素之一。例如,一些家长采用专制、严厉、溺爱、放任的教育方式,破坏亲子关系,导致儿童青少年行为异常、产生心理障碍。”山西省儿童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张达明表示,学校是青少年除家庭外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,学校能否有融洽、友好、温暖的学习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。当下校园暴力、学生应试、学习压力过大而带来的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,如头痛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食欲不振、焦虑、抑郁等现象频发,这也反映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。学校应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,开展持续、立体、多元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。
  C 专家支招
  挖掘优势 对孩子进行“积极赋义”
  曹晓华表示,很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的青少年,都存在“我不够好”的思维定势,认为“我是不好的,我不值得被喜欢”,自动过滤掉别人的欣赏和肯定,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好好地被父母欣赏过。那么,父母应该怎样欣赏孩子呢?
  “作为父母,总希望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好的,结果往往是常常看到的是孩子的问题。孩子可能有80%是优点,20%是缺点,我们把80%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20%的缺点,缺点往往得到强化,如果把80%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,优势也会慢慢扩大。”曹晓华表示,作为家长,首先应该认识到,孩子的智能是多方面的。“多元智能理论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·加德纳提出。认为智能包括语言智能、逻辑数学智能、空间智能、肢体运动智能、音乐智能、人际智能、内省智能、自然探索智能8种类型。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,什么是他的特点,什么是他的兴趣,在优势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建设自己的生命。其次,家长应挖掘孩子的优势,对孩子的特点进行“积极赋义”,就是从积极方面重新进行描述事物,放弃挑剔和指责的态度,并用新的观点取而代之。例如:觉得孩子固执,可以积极赋义为“有想法,坚持自己的观点”。
  不仅要看到,而且要表达出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。可以使用“描写式赞美三步曲”。第一步:“描述你所看见的”,有助于孩子看见自己的所作所为。第二步:“描述你的感受”,有助于孩子明白他的行为能使别人受益和感到愉快。第三步:“用三言两语概括突出的优点”,为孩子的行为进行生动的定义,加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。例如:“我们真高兴你愿意自己独立去完成”。
  “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去发现、发掘和表达孩子的优势,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。这样当他们在生命中遇到挫折时,才能回归到他们原本的模样,用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成长。”曹晓华说。
  做好亲子沟通 可从七个方面着手
  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与合作,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感受都被看到、需要都被满足。曹晓华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。
  一、做目标明确的家长。确定养儿育女的目标,是在家庭中减少冲突、增强合作的第一步。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:我希望孩子成人后具有哪些品质?我希望和孩子保持怎样的关系?列出自己围绕这些目标要采取的具体行动,记住自己与孩子互动的意愿和初衷。
  二、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。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。通过聚焦需要,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,为自己的需要负责。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,理解孩子的需要。
  三、建立安全感、信任感和归属感。孩子的成长需要情感上的安全感。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,努力创建一个滋养家庭的和谐空间时,孩子们才会感到放松,才能自己地探索和享受他们的世界。
  四、激励给予。高兴地接受孩子给予你的分享和礼物,表达你的满足。慷慨地给予孩子你的礼物,表达你的爱。
  五、使用尊重的语言。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不评判,不贴标签,而是客观地说出你的观察,用请求代替要求,对孩子提出“可执行的”请求,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和具体的行动,而不是笼统抽象的难以执行的要求。
  六、在成长中学习。和孩子合作,一起做出决定,一起解决问题。尝试多种满足需要的方式,有效的方式可以庆祝,如果是无效的做法,那就总结经验,再次尝试。
  七、让家成为“无错区”。善意地理解孩子的行为,让每个家庭成员都确信,所有人的需要都会被考虑,同时每个人都学着关注需要,相信需要可以引出解决方案,而不是批评和指责。大家共同合作,为彼此创造更加美好和快乐的生活。

相关推荐:

栏目分类
本网所转载稿件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转载本网稿件,需注明来源。本网所有稿件仅为资讯传播,不作为医疗参考。
Copyright © 2023 健康山西网 版权所有 帮助中心 人员查询
晋ICP备2021013356号 晋公网安备1401080208023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书
Top